來源-Archdaily | 作者: | 2020/9/3 0:00:00 | 閱讀次數:186查看評論 [56]
生態,城市。一直以來都是建筑師致力考慮的問題,然而多數時候兩者是以矛盾的形態出現的。上海奉賢南橋新城核心區,擁有無與倫比的生態資源:婀娜的上海之魚和茂密的生態林地。上海之魚帶來了水與生態綠帶,生態林地為奉賢和奉賢人民創造了森林綠肺。九棵樹(上海)未來藝術中心就佇立在圍繞上海之魚和生態林地的活力帶上,并試圖將生態/城市連接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。打造奉賢新城,生態新城。
提起生態,通常大腦聯系到的內容會是水、森林、綠化… 而說到城市,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通常是道路、建筑、廣場… 九棵樹(上海)未來藝術中心設計之初,將 生態/城市 這一對矛盾體的和諧、交融定位設計原則。如果做一個九宮格,從左到右第一豎列由上至下為水,森林,綠化,而第三豎列由上至下為道路、建筑、廣場。那么這個九宮格的中間豎列就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,這些因素的設置是項目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,這些因素也成為本項目設計的亮度所在。
把生態元素與城市元素以共生、依托的關系進行表現,就是九棵樹(上海)未來藝術中心所給出的答案。水和道路最自然的聯系形象即為——橋。綠化和廣場的結合產物即為——城市公園。那么在九宮格的中心格——眾多元素集合而成的內容——換句話說森林和建筑的載體——九棵樹(上海)未來藝術中心,一座真正的森林劇院。
1200座主劇場
“藝術之種”主體之一的1200座主劇場,占據整體建筑制高點。“樹樁”造型的臺塔造型,寓意不斷生長的“藝術之樹”。
500、300座主題劇場
“藝術之種”主體之二的500、300座主題劇場,與1200座主劇場相互呼應,形成舒展的建筑形態走勢。局部落于水面的300座劇場,為建筑整體畫上點睛一筆。
森林劇場、水上劇場
兩處室外劇場一北一南占據場地兩端,充分結合景觀整體設計,既富于實際使用功能,又充分隱于景觀造型。
森林劇場與位于建筑北側的生態林地自然呼應過渡,而位于建筑西南端的水上劇場的表演平臺與景觀河道渾然一體,讓表演者如同在水面起舞一般。
入口景觀、主入口人行橋
北側入口景觀利用入口草坪的九棵銀杏樹點題“九棵樹”,寓意“九九歸一,十全十美”。主入口人行橋作為整體建筑形象入口,與南側城市界面銜接,也是建筑景觀平臺的延伸。
生態停車、景觀橋梁
本項目停車設置于景觀造坡之下,充分利用地形,形成生態化停車模式;鶯歌、燕舞、蝶飛等景觀橋梁結合建筑設計元素,為整體建筑增光添彩。
樹蔭雨棚
作為項目設計中的靈魂所在,樹蔭雨棚既串聯1200座主劇場,500、300座主題劇場,使兩者連為整體,又形成聯系南北軸的過渡灰空間,成為建筑內庭院的延展。樹蔭雨棚通過擬態化的手法,模擬樹木枝杈的紛亂狀態形成鏤空構架網格。玩味于光線于投影之間,走在建筑平臺之上,如同漫步于林間一般。
除了建筑矩陣要素之外,整體建筑外立面設計,充分運用了不同建筑材料的組合:
1. 幻彩陽極氧化板包裹的琴弦,形成靜謐的漫步空間;
2. PC預制整體墻板,對話城市界面;
3. 石材、GRC板,形成穩固的建筑基座;
4. 鋁拉伸網,體現虛實相間的“樹樁”臺塔;
5. 超白玻璃幕墻,視覺上延伸了林地綠化空間。
免責聲明: 本文系轉載相關媒體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城市館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文章僅供參考。本站對其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
TAG :